从母亲的嫁妆破霞浦解博物馆里一个未解之谜

首页    霞浦旅游    霞浦杂文    从母亲的嫁妆破霞浦解博物馆里一个未解之谜

 

霞浦博物馆珍藏一通花岗岩石刻,因刻有楼阁和龙纹,一直以来被称作龙船石刻。细看,石刻中央浮雕重檐攒尖顶亭阁,正面飞檐高起,如大鹏展翅。亭阁面阔四柱三间,明间摆放高脚案几香桌,桌上有瓶状香炉,两旁稍间置靠廊,四周回栏。亭阁左右翘檐之上各有祥云环绕,亭阁之下,有昂首祥龙,身上鳞片与水波纹十分巧妙结合在一起,既是水波又是龙鳞。整个浮雕如海上龙形游船,让人浮想联翩。

 

博物馆浮雕石刻


为什么龙船正中摆放的不是其他而是案几香炉?这个疑问从我看到这块石刻起就未打消。直到前不久,无意中翻出母亲结婚那年定做的一件畲族嫁衣,看到服斗上绣着两只似龙非龙的鳌鱼围着亭子的图案,我恍然大悟。这图案,畲族人称之为鳌鱼浮亭,也叫鳌鱼龙亭。这种鱼身龙首,似龙非龙的形象,是畲族祖先盘瓠的化身,是畲族图腾崇拜中,最为重要的纹饰。常绣在服斗、围裙,也广泛用于建筑、墓穴石雕、日常器物。
 

母亲嫁妆服斗“鳌鱼浮亭”刺绣图案


畲族群众历代口口传唱的《高皇歌》(祖宗歌),是一首长达三四百句的七言史诗。它以神话的形式,叙述了畲族始祖盘瓠不畏艰难为高辛帝平藩立下奇功及召为驸马与三公主繁衍盘、蓝、雷、钟四姓子孙的传说。因盘瓠“像龙像豹麒麟样”,“皇帝取名叺龙麒”(《高皇歌》句)。

 


畲族围裙刺绣图案


这种似龙非龙的龙麒、鳌鱼和亭子的图案,即是畲族群众对祖先盘瓠的祭奠,也寄托着后世子孙能在祖先护佑下,像盘瓠一样靠着自己智慧和勇敢,跃上龙门,独占鳌头的希望。这点与古代中国传说鲤鱼跳龙门故事是一样的。
 

畲族“鳌鱼浮亭”刺绣


《埤雅·释鱼》中说:“鱼跃龙门,过而为龙,唯鲤或然。”后以“鲤鱼跳龙门”比喻中举、升官等飞黄腾达之事。后来又用作比喻逆流前进;奋发向上。

 

《大京拓西城碑记》里的“鱼跃龙门”碑额


从畲族服饰上的“鳌鱼浮亭”图案到中国古代传说“鲤鱼跳龙门”的故事,再回头看博物馆的这通石刻,不难发现,就是一块以“鱼跃龙门”为主题的石雕,自然也就明白了亭子中间安放香炉的寓意。无独有偶,早些年在北壁乡看到一块圆形大石刻,雕刻的是“攀蟾折桂”的图案,两处石刻都体现出先人一样的情怀。
 

北璧“攀蟾折桂”石刻
这种图案的石刻多用于门槛、门墩抱石、牌坊,宗祠照壁或者墓葬封圹石等等。博物馆这通石刻,宽118厘米,高80厘米,厚12厘米,重达660斤。根据其背部为凸起的毛面及重量,推测为古墓葬封圹石可能性最大。溪南镇半月里村秀才雷位进的墓葬封圹石,因相同形制和相似图案可以佐证。

 

溪南镇半月里村雷位进墓葬封圹石


据原文化馆负责文物工作的黄亦钊老先生回忆,博物馆这通石刻来自于赤岸衔头街村。说起赤岸,曾是霞浦人的骄傲,乾符三年(876年),因林嵩的才学唐僖宗降旨:改赤岸故乡为“劝儒”,故里为“擢秀”。这里历史上名人辈出,仅王、林二姓家族就出49位进士,其中林湜、王伯大、王积翁、王都中等名载史书。
 

擢秀里界碑
而衔头街村的一句俚语“先有衔头灯,后有衔头街,船泊松(木臭)墩,货发衔头街”,霞浦人无不知晓。至今村里还传说着出过一个徐姓大老爷,因门前挂有官衔的灯,便有了后来的衔头街村的故事。

 

牌坊“鱼跃龙门”石构件
我们无从知晓博物馆这通石刻,是古赤岸哪户老爷家的东西,但石刻中“鱼跃龙门”焕发出的光芒,一直照耀、指引着古今赤岸和福宁大地莘莘学子的心里路程。

 

“鱼跃龙门”门鼓抱石

浏览量:0
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