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安市穆阳线面

首页    霞浦摄影    霞浦摄影景点    福安市穆阳线面

       随着霞浦摄影知名度的提高,来霞浦摄影人数的增加,霞浦摄影人不断在挖掘霞浦以及周边的摄影资源。除了滩涂风光,民俗以及人文劳作的题材也深受摄影摄影人的欢迎。霞浦附近的穆阳村以茶叶、穆阳烤肉、水蜜桃、线面、纸伞等为当地特产,特别是苏堤村的手工线面制作,也逐步纳入霞浦摄影周边线路的内容。

 

工艺传承数百年

      面食原本是北方的主打食品,元朝时期传入闽东重镇穆阳,至今已有680多年的历史,经过历代改造,工艺更加精细,该镇苏堤村生产的线面,以色泽洁白、线条细匀、质地柔润、落汤不糊等特点早已声名远播。到村子里面,打听线面制作地点,当地的人就会热情的给您介绍。

 

201903251824142879e5b73

晾晒穆阳线面(丁立凡/摄)

 

每逢年关,是穆阳线面产销最旺的时节。走进苏堤村,但见村的空旷场地、房前屋后摆放着一座座木质面架,只要天气晴好,拉面、晒面的场景随处可见。丝丝缕缕的线面,宛若无数的银丝在风中飘荡,装点着穆阳溪畔这个古老的线面专业村,也编织着一代又一代村民的致富梦想。空气中都弥漫着面粉的香味。

 

“现在做面容易多了,以前单单磨面就受到季节的限制。因为要靠溪边的水车作为动力,枯水期是磨不到面粉的。”苏堤村年逾八旬的制面老师傅黄畴容回忆说,他从17岁就开始学习制面,父亲的作坊最多时候要请6名帮工,每天从深夜12点钟就要开始准备水、面、盐等用料和工具,然后和面、搓大条、搓小条、上竹、放面柜、拉面、捋面、拣面、绑面等工序。“一天的正午是拉面最好的时间,边拉边晒,容易干。”黄畴容说。

 

数百年来,穆阳线面之所以能够经久不衰,其中的奥妙在于无法用机器取代的传统手工艺,其每一道工序都非常讲究,仅从和面开始就需要娴熟的技术。所以手工线面比机器线面有其优势和特点,这也是穆阳线面受欢迎的原因。

 

201903251824225629d30b0

房前屋后晾晒线面(丁立凡/摄)

 

首先要选上好的精粉,配以适量的水,加上些许精盐,在盆缸里搅和成面糊,再和成面团。“水、面粉、盐的配比都要恰到好处,老师傅在和面时,一般只是加水不加面粉,食盐的量还与季节有关,冬少夏多,这是热胀冷缩的原理。”黄畴容说。

 

和好面之后就开始“制条”。面师傅将和好的面团压扁,切成条状,抹些植物油,搓成小条,暂时盘入盆缸之内,同时洒些薯粉,以防粘连,待一会儿再把它挂到面竹(一种专用的小竹棍,大约2尺长)上。

 

接着就是拉面了,这一道工序最为要紧,也最见工艺。“速度、力道、条形都要拿捏得准,长度25厘米的小条,在一拉一捋之间,最长能拉到七八米长,学徒大概都要三年才能出师。”黄畴容说。

 

拉面时,要先把盘在盆缸里的面条挂在面竹上,然后将一端面竹固定在支架上,双手则握住另一端的面竹,屏气,躬身,马步,用力上扬,拉拽……一次不能拉得过长,拉好后就把这一端也固定在支架上,让自然风和太阳光晾晒;为了避免黏结,拉好上架前要适量撒一些薯粉,上架后还要不时地用细竹棍分梳。如此多次反复,一次比一次细,一次比一次长,一次比一次干,直到最后成品出来。当然,“下一次”与“上一次”之间要隔多久,要因时因地、因气候因季节而定。

 

201903251824285881c0517

浏览量:0
收藏
霞浦周边摄影点之福安穆阳线面